有一種病,正在深夜的廚房冰箱前、一人獨處的廁所裡偷偷蔓延。《康健》的「請問康健」單元,不斷接到讀者訴說自己或親友正飽受無法壓制瘋狂大吃之苦。例如:「現在食量比以前大很多;常覺得吃不飽或是嘴饞想吃;但我停不了,只要不吃,脾氣會很兇,我該怎麼做呢?」

更嚴重的是:「我經常狂吃、狂喝,卻因為怕胖,會催吐或吃瀉藥把食物弄出來,這樣的循環,我已經很厭煩……。」

每個月好幾封這類求救信函,引起康健編輯部討論,更吃驚其實許多人都曾碰過這類狀況:高中同學因為綽號肥肥,一吃完東西便到廁所挖喉嚨催吐;還有同事的妹妹就曾有暴食症。

「怕吃太多、怕胖」是很多女人碎碎唸的口頭禪;疲憊煩悶壓力大,用吃東西改善心情是常做的事;或者偶爾因喜慶宴會聚餐,有一兩餐多吃了些。

但竟然有人一餐就吃下幾千、甚至超過一萬卡熱量的食物,超過一般人全天攝食的總熱量約2000卡;躲起來把三個便當狂掃進胃袋;深夜打開冰箱硬塞整條土司、蛋糕、大桶冰淇淋;旋即趴俯馬桶摳挖喉嚨猛吐!

怎麼回事?

原來台灣已有不少人得了西方富裕社會才比較會有的文明病──暴食症。暴食症、暴食行為障礙與厭食症,都屬於飲食障礙疾患(eating disorder)。美國、西歐國家、日本等已開發國家,暴食症的比例(2~3%)都比厭食症(1%)高;超過九成病人是女生。

台灣至今沒有大規模飲食障礙疾患的調查。台北市立療養院主治醫師陳冠宇,調查兩所高中職發現,高職女生有暴食症的比例為3.3%;高中女生則有0.9%,換句話說,在所調查的學校中,每100名高職女生至少有3人是暴食症。

刊登在《慈濟醫學》期刊的另一研究,針對台北市兩所大學護理系452位女學生的調查發現,有11位(2.4%)大學女生是暴食症或暴食行為障礙的可能個案。

「在台灣愈來愈重視肥胖預防時,也要同時重視因為減肥所衍生出來的厭食症、暴食症問題,」台北市立陽明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在營養學會刊中呼籲。

■「如何知道自己只是單純的食慾好,還是患了暴食症呢?」這是另一位康健讀者的來信。「只要有嘔吐的行為就有問題,」陳冠宇表示,人的消化道天生就是單向通行,逆向嘔吐就是異常。

這也是暴食症(Bulimia)與暴食行為(Binge eating disorder, BED)不同的地方,暴食行為的人只是一下吃很多,但沒有排空腸胃的行為,體重過重或肥胖的人比較多。暴食症則會用催吐、吃瀉藥等方式,將吃下去的大量食物統統排出體外,不讓身體吸收到熱量,所以暴食症病人的體重多半正常或偏輕。

暴食症和厭食症常放在一起討論,因為有近半數厭食症患者會交替出現厭食與暴食行為,若以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,病人有可能同時罹患這兩種飲食障礙疾患。

根據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分類:

●暴食症的症狀包括

 *控制不了、經常在很短時間內吃下大量食物。
*吃下比平時正餐或點心份量多很多的食物。
*會自我催吐(用手指或其他工具挖喉嚨)、服用瀉藥或瘋狂運動,排出或消耗掉食物,以免體重增加。
*過份關切體重和身材
*脫水、疲倦、虛弱。
*皮膚乾燥或偏黃。
*因為嘔吐胃酸侵蝕牙齒,琺瑯質變黃變黑。
*憂鬱。

●暴食行為則會有:

 *控制不住、一星期至少兩次強迫性大吃特吃,但吃完後沒有排空腸胃道行為。
*覺得羞恥或罪惡感。
*疲倦。
*體重上升。
*關節痛、血壓升高、膽固醇增加。

■「聽說有暴食症的人自尊心很低?我認為自己是的,這種不正常的生活過得很痛苦……」陳冠宇醫師指出,有暴食症或暴食行為障礙的人的確比較沒自信,敏感、容易緊張,或跟著「瘦比較好」的社會價值觀走,不容易原諒自己。

腦子一直被食物困擾,常會落入「節食、餓得受不了、狂吃、大吃一頓、強迫吐出來」的痛苦循環,因此有的精神科醫師認為,暴食症屬於上癮行為。也因為節食或暴食怕家人朋友看到尷尬,暴食症的人會躲起來吃,不愛和別人共餐,造成人際關係疏離。

有些人會同時有偷竊習性,或出現其他強迫行為,比方在颱風天,還堅持出門買一本最新的原版英文減肥書,「他們確實很辛苦,」台大醫院營養師郭月霞說,有暴食或厭食症合併暴食的女性,不乏鋼琴家、第一志願女中學生、大學外文系、老師等有追求完美特質的人。

■「我之前有用藥物克制食慾,體重也從124公斤瘦到95公斤。可是現在變得很想吃東西,每天一直吃,又胖回106公斤了。明明肚子很飽、塞不下食物了,可是還是覺得很餓,我是怎麼了?應該看哪一科醫師?」如果出現前面所說的暴食症狀,最好尋求專業協助。

有肥胖問題、吃很多又停不下來,可以先至各大醫院的減重門診或掛家庭醫學科、新陳代謝科求診,醫師依個別情況評估、檢查身體有無其他疾患(例如內分泌問題),給予藥物或運動處方,必要時轉介營養諮詢門診與精神科會診。

■「如果有暴食傾向,該看哪一科?」

■「暴食可以自行戒除嗎?因為我不想看醫生吃藥控制?」如果懷疑自己有暴食症或暴食行為障礙,影響自己生活、工作、學習表現與人際關係,不太容易靠自己意志就可戒除,應該至精神科(或稱身心科)就醫。台北市立療養院陳冠宇醫師與台大精神部曾美智醫師有開設「飲食障礙特別門診」。

看醫生不一定非吃藥不可。有的人經過與醫師或心理師會談幾次後,得到正確飲食觀念與壓力調適方法,就能改善暴食行為。一般暴食症的治療包括藥物、個別心理治療與營養諮詢。藥物治療主要是以抗憂鬱劑、抗焦慮藥物改善情緒。

心理治療可以由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執行。溯心理工作室心理師黃龍杰表示,目前心理治療原多由認知行為治療著手,請病人把出現暴食行為的場合列出來,探索自己的身體、情緒,與行為反應,和心理師討論出調整自己想法的行動計劃,找出對策,應用到真實生活中,下次再回來檢討改進,累積幾次成功經驗後,暴食症狀可獲得改進。另一方面,經由會談,分析造成暴食的壓力源頭,找出因應解決這個源頭的辦法。

營養諮詢則是由營養師和病人討論如何建立正確健康的飲食觀念。包括寫飲食日記,辨別想吃與真正的飢餓感的差別;吃得足夠比吃得快、吃得大量好;該選擇的食物(例如體積大、熱量少);以及定時吃三餐,並不會讓體重暴增等重點,「節食反而會刺激下次吃得更多,」郭月霞營養師強調。

專家們提醒,治療暴食症或暴食行為需要病人和醫療人員共同合作,還需要時間慢慢調整,千萬不要諱疾忌醫。

就像酒癮匿名組織把同病相憐的人共聚一堂,分享經驗互相支持,有助於走出疾病陰影。一些國家也成立了暴食匿名組織和聚會,台灣目前還沒有,但可上網參考相關資訊。

厭食症患者固然生病了,但即使一般人,仍被當前「瘦是主流美」的壓力糾纏,必須對「吃」,抱著高度警戒,帶著罪惡感進食,這樣的觀念一天不除,飲食障礙疾患便一天潛伏於社會中,愈演愈烈。

三軍總醫院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祝年豐觀察,其實台灣最弔詭的是,真正有肥胖問題的人不關心身材,反倒是體重正常的人非常擔心變胖。

很大原因在於肥胖被貼上懶散、笨重等負面標籤。楊貴妃般的肉感美女早被拋棄,時裝名模個個纖細、窈窕、抬高下巴俯視著眾多嫌棄自己有蝴蝶袖、水桶腰的女人們;隨處可見的減肥瘦身廣告,強力放送「瘦」是時髦美麗與毅力,「胖」是放縱口慾後的結果。

「使得身材體重的焦慮儼然成為巨型倉庫,儲藏女人對親情、工作、男人等各種慾求,」美國作家卡洛琳.柯奈普在其著作《慾望──我與厭食症搏鬥的日子》剖析。

眾人皆瘦我獨肥

在瘦是美的壓力下,吃不再是福氣,只要貪吃一口蛋糕,腦子就嗡嗡閃紅燈,很多人恐懼自己變成饕餮無厭的大胃王、恐龍妹。這種心理上的暴龍恐懼症,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,至今才有的心理障礙。

原本,食物是身心愉悅的來源,不但維繫代代相傳的記憶,也傳遞感情。結婚生子、畢業送行,種種人生大事,都不免用吃來做橋樑。但現代人竟需被瘦才美的價值影響,帶著罪惡感進食,為飲食畫上污名。

急切仿效名人減肥的人,可能不知道,有些名人減肥寶典看來容易,背後的辛酸或醜聞卻很難窺見,如果你不想步她們後塵,應儘早弄清楚自己該做與不該做的事。

例如美國電視新聞網CNN總裁透納的前妻、知名女星珍芳達,在1970年代推出有氧健身錄影帶曾掀起全球有氧舞蹈風潮。大家以為她是靠運動瘦身,保持體態勻稱的,她卻坦承「有長達25年,每次吃東西就有極深的罪惡感與厭惡感,」不是把自己餓得半死,就是在暴食後狂吐到虛脫。

認清80/20的自然法則

抱怨自己天生就胖的人,先認清人類自然演化的事實,心理可能會好過些。不知是幸運或不幸,現代人的體質相較於祖先是偏胖的。從遠古為了逃過飢荒,對抗惡劣環境氣候,物競天擇胖人容易存活。經過萬年演化至今,留給現代人的偏胖的基因體質,加上現在不用先打獵才有肉吃,豬排便當或漢堡唾手可得,更容易變胖,陳冠宇醫師表示。

此外,一個人是胖或是瘦,80%來自於遺傳,也就是父母親的基因左右你的脂肪細胞多寡、基礎代謝速率快慢;另外20%是由環境,亦即後天飲食習慣決定的,陽明大學神經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指出。所以父母雙方或一方是中廣體型,加上家庭飲食習慣影響,就容易發胖。

反覆節食會更胖

嚴苛節食往往會帶來狂吃暴食結果。克服食慾帶來的焦慮,專家不約而同地表示:「規律吃、吃得飽,就行了。」因為飢餓是生理需求,如果硬是壓抑住食慾,往往在餓得受不了之後大吃狂吃,甚至演變成暴食。

而且,不規律的飲食習慣,比如該吃時餓肚子,或是省下早餐,會讓生理時鐘亂掉,影響新陳代謝,更容易發胖,陳冠宇指出。

不管是兩餐之間、看電視無聊,或是壓力大想動動嘴吃東西,滿足口慾,吃得愉快,台大醫院營養師郭月霞建議:

*選體積大、纖維多、熱量低的食物。比如芭樂、番茄,或把紅蘿蔔、小黃瓜、芹菜切成蔬菜棒,沾味噌或無脂肪沙拉醬,好吃又健康。

*幫食物變身,肉排切成肉絲,生菜剝成小片或切細絲,堆起來就是一大盤

*為美食換裝,用小盤小碟裝食物,會覺得吃得比較多。

*熱量低的零嘴,比如果凍、優格、蒟蒻等。

*用花茶、綠茶、麥茶等取代含糖飲料。

至於那些會用大吃來解決長期壓力或焦慮的人,黃龍杰心理師提醒,還是應該找出問題來源,調適或解決,不要再用「吃」或逃避來轉移。至於如何扭轉瘦才是美的社會價值觀,看過太多飲食障礙病人的陳冠宇醫師說,「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樣子,」每個人多少會挑剔自己的身材,只要不太離譜,就不致弄得精神緊繃,「生活裡還有太多需要關心的事情了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廖 小如 的頭像
    廖 小如

    廖 小如的部落格

    廖 小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